講述一些身邊的故事,這些故事也許是遠離我們很久的溫馨回憶,也許就是剛剛發生在我們身邊。雖然故事聽起來會很平淡,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平平淡淡走過來的,平平淡淡才是真------
陣地山,想說尋你不容易
作者:牧歌
陣地山一直是鶴崗驢友熱衷的路線,由于它承載一段特殊的歷史,這座沉寂了百年的山脈從此罩上了神秘的面紗。
如今,陣地山已建成興山要塞軍事探秘主題公園,成為抗日戰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我早就想走一走這條神秘的路線,但被驢友們玄虛的沒有勇氣走,一是說路途太遙遠,沒有一定體力的走不回來,二是路線不熟悉的也許就找不到或者迷山。因此,沒有一個好的向導是輕易不敢前往。
在雖是初春仍是白雪覆蓋的時節,我下了很大的決心與自稱去過陣地山的驢友一同前往了。
乘車只能坐到文革村,一個不足百戶的小村子,穿過村東頭,左拐便進入了鶴北林業局的森林防火檢查站。過了檢查站就只有一條公路, 公路兩側是松樹林和柞木林,像衛兵一樣靜靜的守候著山林。踩著車轍就一直走吧,不要問還有多遠,如果還沒覺得累那就只是一個開始。
路上基本沒有行人,偶爾有一輛車駛過,車上的人都好奇的看著我們。這幾個人是干什么啊,大冷的天,在這悄無人煙的路上沙沙的走。起初我們還是很豪氣的。時而高歌《我愛你塞北的雪》時而吟誦“北國風光,千里冰封萬里雪飄”。慢慢的腳步放慢了,話語也少了許多。
望著遠處黑白相間的山脈和近處長滿金色蘆葦的雪地,春夏時節那應該是百鳥棲息的濕地。此刻,一片片蘆花隨風搖擺。我跑過去折下一支在手里搖動,對著太陽一照金燦燦的,每一個籽粒都看的清清楚楚。那輕柔的蘆絮輕輕一吹就飛揚起來。我們不約而同的想起一段東北二人轉悲情大戲《鞭打蘆花》。
走過一段看似已到天盡頭的路,眼前又呈現是一條望不到邊際一樣一樣的路,路面依舊是斑駁的殘雪。只有看著兩側的樹木山脈才知道我們一直在前行。我們的話語明顯的沒有剛開始時那么多了,聲音也小了很多,我們弱弱的問“向導”還有多遠,“向導”說“我們已經走了三分之二了”我和驢友相視一笑“哇,已經走了一多半了,還好!勝利在望!”我們又增添了信心,腳步也加快了許多。
繼續向東,遠遠的一個小村子出現視線里。這不是傳說中的部落吧,在這大山深處怎么會出現這十幾戶人家呢?院子里掛著的大紅燈籠帶著尚未走遠的年味兒。
在村口,有一個磚頭壘就的類似于水塔的破舊建筑物。竟然看到一臺私家車停在那里,一名男子正在用白色大塑料桶接水,我們走近看見后備箱里已經裝滿兩桶了,這時村子里走出一位推著獨輪車的人,車上也綁了白色塑料桶來接水,我們問道這水是什么水?能喝嗎?那推車人答道“這水是地下泉眼,還是日本人發現的呢,是最天然的純凈水了,可好喝了”我們幾個沒有興奮這水的純凈,是興奮我們已經走到了當年日本的防御區內,這里離陣地山應該不遠了。這時我們就已經走出三個多小時了。經過幾聲狗吠的村莊,向導指著一條岔路口說,“到了那條路口左拐就快到了?!?/span>
到了岔路口左拐走進樹林,這里就少有車轍,一只大白鵝在雪地里紅掌踏雪昂首高歌,這應該那個小村子的鵝,獨自出來溜溜。我們戲稱這是“獨俠客”。走著走著,向導在前面停下腳步,環顧四周,覺得不對。這時我們在后面已經覺得有些疲憊了,再走錯路線,就更覺腳步沉甸甸的,常聽說有走錯路,迷山的。我們就趕緊催促向導往回走。白走了那么多冤枉路,他也有些難為情,尤其是回來路上又看到那只大白鵝,它躲到路邊嘎嘎的叫著好像在嘲笑我們。
又回到大路上,向導說“我們拐彎有點拐早了,還要往前走一段,”我有點失去信心了,想打道回府,向導說“我們已經到了陣地山門口了,你不進去卻要回去?” 為了不掃大家興,還是走吧,只能走了。
終于看到路邊有個絳紫色的路牌高高掛在路邊,上書中俄兩國文字興山要塞揭密主題公園。這回放心的下了主路,隨著隱約的車轍向真正意義上的陣地山進軍。拐過一段山路又一段山路,密匝匝的樹木看不到天外,地上時不時的見到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動物的腳印,有的腳印很大,也很深,說明這里有很大的動物出現過,大一些的腳印是黑瞎子還是野豬???小腳印會是狼嗎?還記得祥林嫂有一段經典臺詞嗎?“春天的時候,狼在山里沒什么吃的,就會跑出來------”現在不正是春天嗎?想到這里,已經有些出汗的后背嗖嗖的冒起了涼風。我不敢說話了,默默的從路邊拾起一根樹干拄著。驢友們笑我“人大膽小”,我也不言語,默默地后悔這次出行。
又在大雪地里趟了近半個小時,走在前面的向導大呼“到了到了”。我責怪他不要大聲呼叫,怕驚到黑瞎子和狼,他笑著說“你穿著大紅襖太扎眼,老遠啊 狼就看見了就奔你來了”。我反駁“瞎說,狼最怕紅色,上小學時老師就說過”。向導又笑了“這五十多年,你是不是就記住了老師說的這一句話啊”。
到了陣地山,由于積雪覆蓋我們只找到了一個水泥鋼筋防御工事。上面的機槍眼隨著泥土堆積,已經用腳可以蹬到。我踩著槍眼,環顧山下四周,似乎寂靜的山里又彌漫起硝煙,遠處還有零星的槍聲。這里有侵略者的罪孽就一定有抗聯戰士用鮮血保家衛國的壯舉。此時我忘記了恐懼,只想穿越回那個戰爭的年代做一回巾幗英雄。
在下山往回返的路上,我的腳步輕快了許多,像是一位女游擊隊員凱旋歸來。
走過了一山又一山,翻過了一嶺又一嶺,在你已經很艱難的抬起腳步的時候,我們終于又走到那個森林檢查站,又看到了“文革村”里裊裊的炊煙。我們這一天跋涉了七個小時,好像穿越了一個世紀,終于從深山老林里走出來,有一種重新回到人間的感覺。
牧歌(魏鶴鳳):黑龍江省鶴崗市退休工人,熱愛文學,小說,詩歌,散文,多部作品發表在報刊雜志和網絡平臺,熱愛朗誦,是鶴崗市圖書館優秀志愿者。
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vjuz3zm_nOqf8rWH2G6R3g
黑公網安備 23040202000003號